目前位置:首页>>成长分享

行走禅宗祖师庭随笔(安徽潜山县天柱山三祖寺)

发布时间:2023-01-29 13:51:12

Day 10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三祖寺


三祖寺坐落在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谷口凤形山上,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。隋初,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,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,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,故称三祖寺。历史上三祖寺颇受文人墨客的钟爱,仅北宋一朝,就有王安石、苏东坡、黄庭坚等来此题诗题字,居寺读书,修身养性。


公元五二零年,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南京与梁武帝机缘不合,渡江北上,经过菩提庵(三祖寺)时,曾在峭壁上凿了观音阁(现称达摩崖)。周武灭佛时,禅宗二祖慧可护法南下,来到了舒州皖公山(即天柱山),找到了高徒僧璨,然后便驻锡现属岳西县的司空山(二祖寺)。


从此,僧璨遂往来于司空山与天柱山之间,隐姓埋名,行化山野,积十余年,无人知晓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武帝逝世,宣帝、静帝即位,灭佛运动过去,佛教再兴,僧璨于隋开皇二年(583),在司空山得到慧可传承衣钵后,便审时度势,于隋文帝开皇十年(590),正式驻锡山谷寺(即三祖寺),研著《信心铭》经典,公开传经布法。


隋文帝仁寿元年(601),将衣法传给了四祖道信,隋炀帝大业二年(606)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会大树下,为众说法后合掌立化(图为立化塔)。


僧璨大师所著《信心铭》是禅宗祖师的第一部经典,全书一百四十六句,每句四言,计五百四十八个字,字字有声,句句铿锵。《信心铭》对后世禅宗的发展,有着深远的影响。通过这篇短短的文字,既可以了解三祖当年的所悟所证。宋代大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在《璨公信心铭》一诗中赞曰:「璨公所传,等观初心」对《信心铭》给于颂扬。


三祖寺建在天柱山的半山腰上,从下院的山门,到中院的大雄宝殿再到上院的祖师殿是有一段距离的。到山脚下看到山门在重建,依着小耀的直觉,我们一直开上山,找到了隐蔽的寺院小后门,推门进去探头一看,这正是大家喜欢的感觉,够古老!夕阳西下中的千年古松,祖师塔和四十年代重建但外墙颜色依然重彩的祖师殿;大家已经忘了找客堂挂单住下了,直接坐在古松下闭目静心了…


这里是寺院的上院,祖师殿和祖师塔的所在地,上院只有几位师父,都年长且带口音;晚上上殿(晚课)的时候就领教了,师父诵经诵出了南腔北调的韵味;同东林寺真如禅寺的年轻师父悠扬的诵经声远不在一个频段上;不过几位师父的严肃认真和专注带给我们的是感动,他们已经入空门多年,跟祖师殿一样有一种坚定厚重的感觉。


我们到时,三祖寺正在进行二期工程的施工,重建山门和天王殿,新增僧房和钟楼;所以我们只下到了中院,看了塔院,信心亭(三祖著书《信心铭》的地方?)和大雄宝殿。看到三祖寺的与时俱进大兴土木,我们不禁想要了解这里的70后住持。


天柱山三祖禅寺的现任住持宽容法师:1970年出生,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和九华山佛学院研究部之律宗系;1987年12月在西安兴教寺礼常明大和尚为师而剃度出家;1989年在洛阳白马寺受了具足戒。曾任九华山佛学院教授、副院长、甘露寺(佛学院)住持。先后在国内外的道场和学校讲授经典,并开创了《禅与企业管理》《佛教的管理智慧》《禅的管理艺术》等课程。新一代的年轻住持范儿!


等下院建好了,将接引更多的大众。山上古朴,静谧的美使我们留恋。胡师兄说这里他要再回来,结果他到了二祖寺就直接留下学敲钟偈了;第二天出发去二祖寺,车上又多了一位冯师兄。


私人定制行程 禅之旅

微信号:ivy1418722619